在以色列和国内犹太势力的一再催促下,美国终于在当地时间2025年6月21完成了一次对伊朗的打击行动。
美国人在完成了此次打击之后,对局势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?是美国人在评估了打击效果之后,继续发动打击呢;还是让原本就势同水火的伊以局势火上浇油,两家的“跨境空袭”还将长期进行下去;也许会让两家罢兵止战,将导弹攻击改成隔空对骂;亦或者是让已有“泥潭化”趋势的中东,再次将美国陷入其中……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所谓的战略专家们去进行分析,当然更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。但是仅从弹药的使用数量和种类来看,美国人地此次攻击不仅再次将弹药库存问题的窘境暴露,更让自己原本就寒酸的库存进一步“空旷”。
先说美军弹药库存的窘境,根据各方报道美军此次攻击使用了6枚GBU-57巨型钻地炸弹(MOP)及30枚“战斧”式巡航导弹,共计36枚弹药。这种弹药用量在近些年美军对外军事打击行动中,已经是非常“寒酸”了。尤其是对比一下近些年,美军类似的非战争状态下的突然军事打击行动,或许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。
1998年,美国因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爆炸案,向阿富汗和苏丹发射了近90枚巡航导弹实施报复;2017年为了对“叙利亚所谓的使用化武”进行惩罚,美国两艘驱逐舰向叙利亚的欣沙尔和希拉特空军基地发射了59枚“战斧”式巡航导弹;2018年,美国、法国和英国,再次以“叙利亚使用化武”为借口,对大马士革和霍姆斯实施打击,共计发射仅百枚各型弹药,包括59枚“战斧”、19枚JASSM,8枚“暴风阴影”,3枚MdCN和9枚SCALP。
通过以上三次美军行动可知,使用弹药量最少得一次也到达了59枚,几乎是此次攻击伊朗使用弹药量的一倍左右。即便是美国此次打击,只是为了敷衍以色列,但是以这样的弹药使用量,既不能帮助以色列出气,更无法对伊朗形成震慑。除非美国持续实施,以及规模更大的军事打击行动。但是,美国弹药的库存似乎又不允许他们进行这样的军事打击行动。
以此次打击行动中被各界关注的GBU-57巨型钻地弹为例,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美国从2011年开始接收这种巨型钻地炸弹,截止2015年接收20枚之后,再也没有采购或补充该型号炸弹的相关信息。当然,不排除美国的秘密采购,可是这种巨型钻地炸弹采购价格过于高昂,在2011年时采购8枚就需要2800万美元,单价在350万美元左右。要知道这还是在2011年,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以及不断增长的采购价格,如果现在要购买绝对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。
而且,还有一个极为严酷的现实情况,就是原本采购量就不多的GBU-57,在2016年3月由B-2完成了一次实弹测试,同年6月两架B-2再次对同一目标进行了实弹测试。到了2020年12月在对GBU-57进行了改造之后,美国空军再一次进行了实弹测试。而在2021年8月美军再次进行了实弹测试,以验证它“超级钻地弹”的性能。也就是说,根据20枚GBU-57采购量计算,美军库存的巨型钻地弹仅剩下15枚。美军此次为打击伊朗,投入了GBU-57库存量的40%。不仅无法对伊朗进行持续打击,更无法应对未来的战争需要。
通过此次美军打击伊朗使用了36枚弹药,就判断其弹药库存紧张或许有些武断,但是美国由于工业产能的不断萎缩,确实在补充库存方面困难重重。而且,美国工业研发能力目前看也遭遇瓶颈,很多新型弹药研制的进度遭遇瓶颈。所以,美国想要尽快补充各种弹药,也并非一件容易得事情。
所以,美国真有力量为了以色列在中东的泥潭里摸爬滚打吗?而在此次攻击之后,美国又将如何控制伊朗不去报复呢?如果伊朗一旦报复,美国人会不会再次实施打击呢?这些问题必然形成一个死循环。
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,杠杆配资公司,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