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捐赠、搭桥引路:何文兵始终把“华人”两个字扛在肩上
2020年初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打乱了全球的节奏。彼时远在英国的华人群体,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不安。
就在这时,英国南部的华人社群迅速组织行动,一边号召捐赠,一边筹备物资运输,成为全球最早启动对祖国援助行动的华人组织之一。而这一行动的发起与执行,背后有两位核心人物:何文兵和崔鑫。
一人号召捐赠,一人打通通路
彼时,作为英国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何文兵第一时间站出来,号召在英华人群体进行防疫物资募捐。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与网络力量,发动了数十家企业、数百位华人迅速行动,短时间内募集到了大批医用口罩、防护服和消杀物资。
而这批物资如何运输?如何交付?当时国内红十字系统尚未开放海外渠道,物流几乎停滞。在这关键时刻,身为何文兵的好兄弟,现任南部华人商会副会长的崔鑫挺身而出。
展开剩余72%“我是湖北武汉人,我比任何人都着急。”崔鑫说。彼时他正在做中英双向物流业务,毫不犹豫决定:免费承运全部物资回国,不计成本、不问代价。物流还只是第一步。由于没有官方渠道接收海外物资,崔鑫逐一拨打医院电话,人工确认需求与地址,将防疫物资直接送达第一线的科室医生手中。那些物资,没有一件在中途延误,也没有一件“交给单位、却落空实际”。
危难之中,看见责任的轮廓
那场行动,没有红地毯,也没有镜头。只有仓库里的堆货、电话里的疲惫,以及每一箱抵达武汉、孝感等地医院的确认信息。英国南部成为全国最早完成整批次对华援助行动的海外侨团之一,离不开何文兵的组织与号召,也离不开崔鑫的专业执行与“敢扛”的本能反应。那一刻,“我们是华人”不是一句身份表述,而是一份不言而喻的使命感。
商会平台,他用责任灌注意义
何文兵从不把“侨领”身份当成荣誉头衔,而是将其视作一个代表族群、链接中英、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平台。过去几年,他带队参与中英政商交流活动,主导组织多个中英企业对接平台,也积极参与慈善晚宴、社区协作、产业座谈。
在他推动下,英国中华总商会食品与餐饮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企业落地英国的“桥头堡”。同时,他担任中华时报英国分社副社长,持续在主流媒体中发出理性、可信、具有温度的华人声音。
黄石项目:从一次接待,到一年协作
2023年,湖北黄石市政府代表团访英。此次接待由何文兵与崔鑫联合完成。在初次交流中,崔鑫捕捉到黄石与英国本地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能,并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年中,持续协调、落地、推动。何文兵则作为桥梁人物,统筹资源,整合上下游,推动中英两地的政策适配与资源互通。
最终,一个涵盖跨境航线开通、湖北前置安检点设立、预计年出口额近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物流项目正式落地,成为近年来中英地方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推动的典型范例。
华人,不只是商业身份,更是文化代表
崔鑫始终认为:“我们走在海外,肩上扛着的不只是公司,还有一群人的形象。”这正是他们行动如此迅速、底气如此足、合作如此紧密的原因。不论是疫情之时冲锋在前,还是和平时推动合作、扶持创业,何文兵与崔鑫都清楚:做企业之外,更要有人做“桥梁”。
尾声:他们从不“高调”,但从不“缺席”
疫情终将过去,航线终将通畅。但那些曾在夜里整理清单、在机场等货、在仓库打包、在微信群接力号召的人,他们的身影,已经写进了“华人在英”的群体记忆。
“我们在国外,代表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。”
——这是何文兵最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崔鑫一直默默践行的信念。
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,在海外的中国故事,才更有人情味、行动力、和担当。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,杠杆配资公司,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