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先把时间拉回1948年底到1949年初,那会儿傅作义刚当上华北“剿总”司令,手里握着52万大军,跟咱们的东北、华北野战军在平津这儿对上了。你想啊,国共两边加起来上百万大军,真要是打起来,北平这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肯定保不住,老百姓和战士们也得死伤一大片。万幸的是,最后傅作义同意和平改编,打开了北平城门,北平就这么和平解放了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。
到了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,周总理念国家干部人选的时候,居然提到了傅作义,还直接提名他当国家水利部部长!
傅作义一听这话,当时眼睛就红了,含着眼泪站起来,声音都有点发颤,高声喊:“毛主席英明,共产党伟大,不得天下,天理难容!”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就好奇了,傅作义当初为啥会选和平改编?后来当了水利部部长,他又干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儿呢?
女儿牵线:共产党的“关键桥梁”
傅作义,字宜生。要说这国民党的大官,怎么会跟共产党走到一块儿,这儿必须提一个关键人物——他闺女傅冬菊。1924年12月,傅冬菊在山西太原出生,长得文文静静的,谁也没料到,这姑娘后来能成一名特别坚定的共产党员。
傅冬菊上中学的时候,抗日战争爆发了。那时候她就知道,前线的士兵过得多苦,被战争连累的老百姓多无辜。革命的种子就这么悄悄在她心里扎了根,后来她还接触到了像“号角社”这样的革命组织,慢慢成了里头的骨干力量。
1942年,傅冬菊考上了西南联大的外语系,还正式开始做地下工作。巧的是,她的上级就是周总理。跟着这么一位大人物,她后来顺理成章地入了党。
这事儿,也为后来北平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。因为当时党中央觉得,要促成和平解放,关键就得从傅作义这儿找突破口。其实傅作义早察觉闺女有点不对劲,也怀疑过她是不是入了共产党。他怕傅冬菊被卷进来,就说要送她去美国,结果被闺女一口拒绝了。
不过后来出了件事,倒让“说服傅作义”这事儿有了转机。傅作义跟蒋介石,其实一直就不是一条心。虽说他是蒋介石手下的大将,但俩人的想法差远了——比如蒋介石对抗日没那么上心,可傅作义是实打实的抗日名将。就算蒋介石让他当华北剿总司令,也从来没真正信任过他。
到了1948年底,蒋介石的王牌35军被咱们灭了,张家口、新保安也接连丢了。华北的国民党军被分割包围在北平、天津这些大城市里,傅作义这下彻底孤立无援了。摆在他面前的就两条路:要么跟解放军合作,要么交了兵权去南京请罪。
可他一想到,以前跟蒋介石关系那么好的张学良,最后都被软禁了,自己又不是蒋介石的嫡系,真去了南京,能有好下场吗?没办法,傅作义才动了跟共产党和谈的念头。
之前他也提过和谈,可那会儿要求太高,没人搭理他。这次他想先派人探探共产党的口风,思来想去,最佳人选就是常跟他做思想工作的闺女傅冬菊。其实他也不算恨共产党,之前对着干,纯粹是各为其主罢了。
琢磨来琢磨去,傅作义把自己的想法跟闺女说了。傅冬菊立马就把情况告诉了余涤清同志,余同志回复说:“只要傅作义能让北平和平解放,和谈这事儿就能谈。”可傅作义听了,心里满是怀疑,总觉得这余同志可能是军统特务装的。直到傅冬菊确认了对方身份,他才放下心,和谈这事儿才算正式提上日程。
更让他没想到的是,为了打消他的顾虑,毛主席还特意安慰他:这次和谈不是背叛蒋介石,是为了老百姓做的让步。这话一说,傅作义也没啥好犹豫的了,直接签了和平改编协议,把手里的国民党守军都改成了解放军。毛主席后来也总跟身边人说:“北平能和平解放,宜生(傅作义字)的功劳太大了。”那傅作义之后的日子,又过得怎么样呢?
弃暗投明:人生彻底换了赛道
1949年1月31日,傅作义打开了北平城门。到了2月3日,解放军入城仪式开始,老百姓们都自发跑到城门口,站在路边又蹦又跳地欢迎。你看这阵仗,就知道傅作义这“弃暗投明”的决定,真是做对了。
过了十多天,毛主席在西柏坡见了傅作义。傅作义激动地握住毛主席的手,接着又满脸愧疚地说:“我有罪。”没想到毛主席立马说谢谢他,感谢他为解放北平做的一切。这话让傅作义心里五味杂陈。
毛主席也看出来他的心思,就跟他说:你虽然打内战有错,但这次促成北平解放,也算是将功补过了。在毛主席的安慰下,傅作义慢慢打开了话匣子,主动问自己该去北平还是留在西柏坡。毛主席说,自己没多久也要去北平,还会邀请各民主党派的人,一起开政协会议、参政议政,一起建新中国。
毛主席这掷地有声的话,把傅作义也感染了,还说要邀请他参加政协会议。傅作义别提多高兴了。后来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需要一批国家干部,毛主席就琢磨着给傅作义安排个职位。
之前傅作义跟谈的时候,提过要成立联合政府,这显然不现实。所以毛主席提议让他去领导民主党派,可傅作义拒绝了,他说想为祖国、为老百姓做点实在事儿。后来中央又打算让他当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。
但毛主席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,觉得傅作义功劳这么大,至少得给个部长的职位。大伙儿一时也拿不定主意,不知道该让他管哪个部门。于是毛主席又找傅作义聊,问他建国后想干点啥。傅作义说,想搞水利工程建设。
其实这背后,是傅作义一直惦记着老百姓。他小时候家在黄河边,亲眼见过黄河水害有多吓人,老百姓遭了多少罪。从那会儿起,他就暗下决心,以后一定要尽自己的力,改变老百姓的生活,让他们不再受水患的苦。
毛主席一听,顺着他的话就说:那你就当水利部部长吧!傅作义特别高兴,可又有点犯愁——这事儿得新政协主席团全票同意才行啊。所以后来开政协会议的时候,傅作义是揣着忐忑的心情去的。
等听到周总理提名自己当水利部部长,傅作义当场就感动得掉眼泪了。更让他意外的是,整个主席团都通过了这个提名。他心里真是百感交集,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。虽说他接受改编、让北平和平解放,还促成了绥远起义,功劳不小,但他毕竟不是共产党员,能全票通过当选正部级的水利部部长,换谁能不激动呢?
会上的人都扭头看傅作义,只见他站起来,大声喊:“毛主席英明,共产党伟大,不得天下天理难容!”之后,傅作义就立马扎进了水利工作里。
扎根水利:23年兢兢业业为百姓
当上水利部部长后,傅作义反倒有点寝食难安了。为啥呢?因为他虽说会带兵打仗,可对水利工程真是一窍不通。再加上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,啥都得从零开始,水利建设也不例外。所以傅作义决定,要去实地勘察,说干就干,他很快就扎到基层去了。
他每次勘察都特别低调,从不搞大张旗鼓的排场。在他看来,自己不是来炫耀职位的,是来给老百姓办实事的,跟其他工作人员没两样。1951年的时候,他跟大伙儿一起去勘察淮河,坐的车陷进了淤泥里。那地方特别偏,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来帮忙推车。
这时候离目的地还有三十里地,其他人都担心傅作义身体吃不消,可他二话不说,下车就跟大家一起步行。不光如此,他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,时间长了就得了胃病。医生跟他说必须少吃多餐,可一忙起来,他哪还记得这些?
饿了就从兜里掏出提前备好的馒头,随便啃两口垫垫肚子。到了1957年,有一次外出工作,傅作义直接晕倒了。周总理一听说这事儿,立马派专家去救他,幸好手术很成功。考虑到他的身体,党中央商量后,决定让他去广东休养。
可傅作义一口就拒绝了,说:“工作,我能行;休养,不行!”大伙儿没辙,只能给他安排工作。到了广东,他又马不停蹄地去勘察花县水库、新丰江水电站这些地方。可这么折腾,后果也很明显——每次去视察前,他都得先吃预防心脏病的药,才能爬上水坝指导工作。
这水利部部长,他一干就是23年。这期间,他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水库,指导各地的水利建设。谁也没料到,这位以前的国民党高官,居然这么能吃苦——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会去老百姓家里,了解真实情况,从不搞特殊,跟大家同吃同住。
可傅作义自己倒挺高兴,他总说,能亲自参与祖国建设,能跟老百姓学东西,这是多好的事儿啊,自己学到了不少。到了1972年10月,傅作义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,才不得不辞掉水利部部长的工作。
1974年,他被查出得了癌症。有人去病房看他,他开口第一句话居然是问北方下没下雨。十天后,傅作义就永远离开了我们。四天后的追悼会上,周总理主持仪式,叶剑英元帅致悼词,毛主席还特意让人送去了花圈。
这位功臣就这么走了,但老百姓永远不会忘了他。就像毛主席第一次见傅作义时说的那样:傅作义以前是军阀,确实犯过错,但他能知错就改。从他打开北平城门的那一刻起,他的身份就彻底变了。
后来当了水利部部长,他也没因为有功就骄傲,反而从基层做起,踏踏实实地搞勘察。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,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这种精神值得咱们所有人学习,他这样的人,才是真正的榜样。从国民党高官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魅力,也是那个年代国家干部的真实样子!傅作义当了22年水利部长,为咱们国家的水利事业立了大功,这样的傅作义,老百姓怎么会不记着他呢?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,杠杆配资公司,配资公司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